当前位置:秒懂库 > 综合知识 > 碧螺春茶制作全过程
手机版

碧螺春茶制作全过程

来源:秒懂库 阅读:3.4W 次

碧螺春茶制作全过程

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产于江苏苏州市太湖西岸的东山岛。以下是制作碧螺春茶的全过程:

1. 采摘:碧螺春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明之后。采摘时要选择嫩叶和嫩芽,并保证新鲜度。

2. 杀青:将采摘下来的嫩叶和嫩芽放入锅中炒制,杀青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保持茶叶的绿色。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较为脆嫩,需要进行揉捻,以帮助茶叶的形态和味道的发展。揉捻过程需要适当控制力度和时间,以防损坏茶叶。

4. 烘焙: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烘焙,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残留物质,尤其是茶叶中的酶。烘焙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防茶叶烘过。

5. 分级:经过这一系列的制作过程后,茶叶会分为不同的等级,颗粒大小和形态各异。碧螺春茶通常会分为“头茶”、“一级茶”、“二级茶”等等等级,不同等级茶叶的品质和价格也不同。

6. 包装:最后,茶叶经过严格检查后进行包装。通常,包装的方式为真空包装,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包装完成后,茶叶就可以被送到各地的市场销售了。

以上便是碧螺春茶制作的全过程。作为一种名贵的绿茶品种,制作过程十分严格,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碧螺春的加工工艺有哪些

碧螺春茶加工步骤如下:一、 碧螺春茶手工采制工艺流程:

正宗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东西二山,以丰圻湾、槎湾、俞坞、秉常、石丰、五丰、坞里为主,洞庭山地处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林果茶满山。茶树间种在杨梅、枇杷、柑桔、银杏、柿、桃、梅等十多种果树中,洞庭山茶树群体种以中叶型灌木为主,叶色绿,发芽早,生化指标优异,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较高,自然品质好。

采制工艺特点是:采摘细嫩,拣剔严格,炒制精致。其工艺流程如下:

(一)、采摘

1、采摘时间:清明前开始至谷雨结束。

2、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初展,一级鲜叶芽叶全长1.6~2.5厘米。

3、掌握要求:总的原则是分批勤采。

关键在于抓好头批茶的采摘,有部分茶树的芽叶达到标准就要开采,并采清,采净,这是提高碧螺春的品质,多产高档碧螺春的关键。头一、二次茶采摘得清以后茶树萌发的芽叶就较匀,反对采单芽,它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制成的碧螺春味淡、形差、香低。

(二)、拣剔

1、拣剔标准:达到芽叶长短大小整齐,均匀一致。

2、拣剔方法:采回鲜叶要“头头”过堂,剔除鱼叶老叶,“抢标”(秋冬气温还暖时,提早萌发的越冬芽)和其他杂质。并将拣好芽叶薄摊在阴凉处,拣剔过程,也是一个轻萎凋过程,有利于香气形成。

(三)、炒制 碧螺春茶炒制,包括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四个工序。炒制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全过程31-40分。

1、高温杀青

(1)投叶量:鲜叶1市斤;

(2)下锅温度:150℃~180℃,高档温度稍低,低档则稍高;

(3)杀青时间:3~4分;

(4)掌握程度:略失光泽,手感柔软,稍有粘性,始发清香,失重约二成;

(5)手法:双手或单手反复旋转抖炒,动作轻快;

(6)要点:先抛后闷,抛闷结合,杀透杀匀,青叶于锅心发白时投入,先抛以散发水分,挥发青臭气,使茶叶清香。后闷以加速抑制酶素,使汤色清,叶底匀。抛得过长则不利杀透,易产生红茎,只闷不抛,有黄熟味。闷抛结合,后期以闷为主,则清香持久,叶底柔匀,色泽嫩绿。

2、热揉成形

(1)锅温:65℃~75℃;

(2)时间:10~15分;

(3)程度:揉叶成条,不粘手而叶质尚软失重约五成半;

(4)手法:双手或单手按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盘旋,使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与自转,揉叶边揉边从手掌边散落,不使揉叶成团,开始时旋三四转即抖散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

(5)要点:甲:加温热揉,边揉边抖。碧螺春茶需保持小火,加温热揉。热揉因叶质柔软,果胶质粘性较大,易揉紧成条,缺点是容易闷黄,产生闷热气。故需边揉边解块,以散发叶内水分。乙:先轻后重,用力匀均。先轻揉4-5分,如开始用力太重,茶汁会粘在锅壁上,结成锅巴,影响品质,防碍操作,又易使芽尖断碎,以后要重揉6-8分,否则条索松,茸毛不显露。丙:揉后洗锅,在揉捻时有茶汁流出,粘着锅壁,形成锅垢,故要将揉叶起锅,洗掉茶垢,以免产生焦火气。

3、搓团显毫

(1)锅温:55℃-60℃;

(2)时间:12分-15分;

(3)程度:茸毛显露,条索卷曲,失重七成;

(4)手法:一臂撑着锅台,将揉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顺一个方向搓,每搓4-5转解块一下,要轮番清底,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

(5)要点:甲:锅温要“低—高—低”。搓团初期火温要低,如温度过高则水分散失多,干燥快,条索松;中期茸毛初显时要提高温度,促使茸毛充分显露;后期要降温,否则毫毛被烧,色泽泛黄。乙:用力要“轻一重一轻”。开始水分尚多,用力过大易粘结成团块,故需轻搓;中期在揉叶韧性大时需要用力搓,以达到毫毛显露;后期随水分减少,果胶质变性,可塑性降低,如用力过大,易断碎脱毫。

4、文火干燥

(1)锅温50℃-55℃;

(2)时间:6分-7分;

(3)程度:茶叶有触手感觉,成茶水分8-10%;

(4)手法: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微微翻动或轻团几次,达到有触手感时,即将茶叶均匀摊于洁净纸上,放在锅内再烘一下,即可起锅。

二、 机械加工碧螺春茶操作规程:

碧螺春的品质风格特征为: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沏,叶底柔嫩均匀。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如下:

(一)、采摘 鲜叶以中小叶种茶树为佳,一般在“清明”开始,至“谷雨”前后和秋茶白露前后采制结束。要求采以一芽一叶为主和少量的一芽二叶初展肥壮的鲜叶,不采鱼叶、老叶、紫芽叶、雨水叶、病虫害叶。

(二)、摊青 采回鲜叶要及时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时间4~6小时,厚度为3cm,其间翻动1~2次。

(三)、杀青

1、选用机械:6csm30、40型名茶杀青机或6CST65型滚筒杀青机。

2、操作方法:杀青前先点燃炉子,同时开动机器动转,待时口温度达到140℃,出口温度达120℃时,开始投叶,投叶时要先多后匀,防止焦叶,杀青时温度力求稳定,要求杀透杀匀,清香显露,手握柔软,有三分之一左右叶缘略卷,手握有触手感。

3、摊凉:在杀青机出口处,用鼓风机把杀青叶吹开,让杀青叶快速散热带走水蒸气,防止杀青叶变黄和水闷气的产生。因此杀青叶的快速冷却是制好绿茶的重要措施。

(四)、第一次揉捻

1、选用机械:6CKM25、35型名茶揉捻机。

2、操作方法:根据杀青叶的量选择机械,一般放满一筒杀青叶,空揉10分钟,要求条索形成即可下机。

(五)、初烘

1、选用机械:6CH-94I型碧螺春烘干机。

2、操作方法:机温达90~100℃时投叶,将揉捻叶铺开,边烘边翻,使其散发水份,一般不要搓团,当叶子比较爽手后,约六成左右干时即可下机摊凉。

(六)、第二次揉捻

1、选用机械:6CKM25、35型名茶揉捻机操作。

2、操作方法:装满一筒第一次烘干摊凉回软叶,一般空揉2分钟,待揉筒内叶条全部翻动即可加中压3分钟,然后空压3分钟,再加重压3分钟,达到条索紧细,茸毫显露,不断碎。一般不松压立即下机,有利于外形卷曲。

(七)、烘干搓毫

1、选用机械:6C-941型碧螺春烘干机。

2、操作方法:当机温达80℃时投叶铺开,可用手轻轻搓团,直至茶叶卷曲成螺,茸毫显露,达八成干时停止搓团。此时,温度控制在70℃,茶叶继续在烘干机上烘,至含水量达6%左右,下机摊凉。搓团时应注意用力要均匀,先轻后重再轻,搓团后期要轻,以免芽叶断碎,茸毫脱落。搓团烘干用时15分钟左右。

在具体加工中还必须按照鲜叶老嫩情况、环境温、湿度以及机械等情况,调整不同工序的温度、时间等参数。在机械选用上,也要随着更适于制碧螺春茶机械的试制成功,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碧螺春有哪些制作工序?

一斤碧螺春要用5.5万至6万个嫩芽制成,每个嫩芽又要拣去裤子瓣,成一旗一的嫩尖,壮如雀舌,一个人采半天茶,还需拣半天才能完成。但一到谷雨季节,茶芽生长特别快,就改为白天整日采茶,夜里拣剔与炒制,日夜忙碌了。

后世根据碧螺春的特点,发展出一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

一为焚香通灵。我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一支香,让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二为仙子沐浴。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也就是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对饮茶人的崇敬之心。三为玉壶含烟。在烫洗了茶杯之后,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壶口蒸汽氤氲。四为碧螺亮相。就是请客人传看碧螺春干茶的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五为雨涨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正如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

六为飞雪沉江。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

七为春染碧水。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八为绿云飘香。这道程序是闻香,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

九为初尝玉液。品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十为再啜琼浆。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

十一为三品醍醐。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所品到的是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十二为神游三山。古人讲茶要静品、慢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茶歌》,在品了三口茶之后,继续慢慢地自斟细品,静心去体会七碗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流程

制作碧螺春工艺流程 碧螺春的制做工艺如下: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历史上的碧螺春茶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碧螺春鉴赏细节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制作碧螺春工艺流程 碧螺春的制做工艺如下: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历史上的碧螺春茶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碧螺春鉴赏细节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碧螺春茶叶的炒制技巧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碧螺春茶叶制作要求很高,早春时期,茶芽初发,芽尖部分,即“一旗一”不超过2厘米时采摘下来,经过杀青、烘炒、揉搓等一系列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炮制碧螺春步骤

泡茶步骤有(绿茶第一开可以喝,发酵茶要洗):

1:先选择好杯子,要选择玻璃杯,口稍大,不要太高,要光滑.

2:要选好水,泡茶的水最好是泉水,其次是河水,再次是井水,泡茶对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上等好水才能泡出上等好茶,泡碧螺春的水的温度在70-80之间.

3:先用一点点水烫一下杯子,使杯子的温度身高,在往杯子里面倒水,水到杯子的三分之一稍下一些,在放茶叶(5克左右)进去,茶叶要让它慢慢的自由落下去.

记住:要先倒水,在放茶叶.等茶叶全部沉淀之后(好的茶叶会较快的沉淀下去,不好的不会了),在倒掉一小半水,在冲水进去,水一定要沿着玻璃杯的边缘下去.这样就可以喝泡好的碧螺春了,这称之为第一开.等茶喝到茶水与茶叶同等高的时候,在沿着杯子边沿往里面倒水,这为第2开,这一开味道最好,带有甜味.喝完第2开后,在按照泡答2开的程序啪第3开,这一开早倒完水后可以用杯盖盖住杯子一两分钟.在此3开之后,这茶叶的使命也就完了.这就是碧螺春茶的泡法.碧螺春茶的最好采摘时间在3月25到4月5号.

碧螺春茶茶艺(上投法)

一、器皿选择

玻璃杯四只,电随手泡一套,木茶盘一个,茶荷一个,茶道具—套,茶池一个,茶巾—条,香炉一个,香一支。

二、基本程序

1.点香——焚香通灵

2.涤器——仙子沐浴

3.凉水——玉壶含烟

4.赏茶——碧螺亮相

5.注水——雨涨秋池

6.投茶——飞雪沉江

7.观色——春染碧水

8.闻香——绿云飘香

9.品茶——初尝玉液

10.再品——再啜琼浆

11.三品——三品醒醐

12.回味——神游三山

三、解说词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贡茶。新中国成立之后,被评为我国的十大名茶之——,现在就请各位嘉宾来品啜这难得的茶‘户瑰宝,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

1.焚香通灵

我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2.仙子沐浴

今天我们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广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壶含烟

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涨秋池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

6.飞雪沉江

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8.绿云飘香

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

9.初尝玉液

晶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10.再啜琼浆

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释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游三山

古人讲茶要静品、茶要慢品、茶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茶歌》,他说:“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后,请各位嘉宾继续慢慢地自斟细品,静心去体会七碗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7061.htm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怎么制成的

洞庭山碧螺春茶农陈勇是原产地碧螺春茶农炒茶技艺传承人之一,也是当地炒茶师傅中少有的“70后”,16岁就跟父辈学炒茶了,凭着对炒茶的悟性,心得最拿手的便是“高温杀青”和“搓团显毫”两个环节。“杀青时候,一般人怕烫不敢用高温,但是杀青时候火一定要旺,就跟炒菜似的,旺火才能炒得好菜。”许多诀窍都是多年摸索的结果,像搓团也不是使劲搓,而需要借“巧劲”而这些看家“绝活”都在手上,能掌握此技能的都不是一般的老师傅

碧螺春炒茶工艺是通过上千年经验的归纳总结而得出的一种工艺,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一代代苏州茶人保护原产地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质,传承碧螺春的制作工艺,使得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碧螺春因独特的制作工艺,需四斤鲜叶炒出一斤干茶

新茶价格为何年年小幅上涨。“关键在于劳动力成本上涨20%,我们从苏北找来的采茶工日薪从80元涨到了110元,来回车费也从200元涨到了300元。炒茶制茶成本上涨。”

“自产自销”、“现炒现售”,在苏州市吴中区东西山的路上片地生花,但也不乏部分奸商以次充好,坑骗消费者,大家需要擦亮眼睛

 

茶农宗旨:彻底摆脱两头跳;当中笑的尴尬局面,不给中间商留利润,做真正良心茶。茶农第一手货源价直供.支持果园采摘游.还可以观摩茶师炒茶全过程。

希望能帮到你

简述碧螺春的泡制程序

绿茶在色、香、味上,讲求嫩绿明亮、清香、醇爽。在六大茶类中,绿茶的冲泡,看似简单,其实极考工夫。因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叶本身的鲜嫩,冲泡时略有偏差,易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此外,又因绿茶品种最丰富,每种茶,由于形状、紧结程度和鲜叶老嫩程度不同,冲泡的水温,时间和方法都有差异,所以没有多次的实践,恐怕难以泡好一杯绿茶。

(一)用水

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古人曾云“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我个人认为,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还在其次了。用稍差的水,即使冲泡乌龙茶,亦觉不堪一饮。

古人的茶书,大多论及用水。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纯粹从科学理论上讲,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此外,劣质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或暂时硬水。

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是矿泉水。国内的水,我比较常用农夫山泉,微带泉水的清甜。茶艺馆的水,也多用矿泉水或蒸馏水,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则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广州白云山的泉水。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

(二)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概括起来,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绿茶用水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味淡薄。

此外需说明的是,高级绿茶用80C的水温,通常是指讲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三)茶的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我想这完全决定于各人的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四)茶具

冲泡绿茶,比较讲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壶,只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

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细嫩绿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一些银针类,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林立。上好的君山银针,可三起三落,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古人使用的是盖碗。相比于玻璃杯,盖碗保温性好一些。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眉茶,我个人比较喜欢盖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此外,由于好的绿茶不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多浮在水面,饮茶时易吃进茶叶,如用盖碗,则可用盖子将茶叶拂至一边。

总的来说,无论玻璃杯或是盖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多,茶叶易老。

(五)冲泡方法

绿茶的冲泡,相比于乌龙茶,程序非常简单。根据条索的紧结程度,应分为两种。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第一步均需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1.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1) 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时则似雪花飞舞,叶底成朵,鲜嫩如生。叶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誉。

2) 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此种冲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样适合于平水珠茶、涌溪火青、都匀毛尖、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较紧结的茶。

2.条索松展的茶

这些茶,如采用上述方法,则茶叶浮于汤面,不易浸泡下沉。应采用如下方法:

1) 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 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此时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茶艺馆中,普遍是直接将水冲击茶叶,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利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我采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3) 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冲水方法如前。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4) 其它步骤,皆与紧结茶相同。

合适这种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等。有些条索不是特别紧结亦非特别松展的茶,两种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习惯而已。

任何一种茶的冲泡,非常依赖于个人的经验。本文也只不过提供一些惯常通用的方法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实践得久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方法,如何才能泡得好茶,那也是见仁见智了。

碧螺春茶叶的采摘工艺

碧螺春的采制非常严格,它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通常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形如雀舌。采回的芽叶须进行精细的拣剔,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白隐翠,冲泡之时,恰似白云翻浪,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赞誉。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特点

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谁能提供采摘制作碧螺春,龙井等绿茶的图片

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为贡茶是毫无疑义的了。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视频:制作绿茶饼的小窍门

http://eat.sina.com.cn/art/2006-06-16/121420286.shtml

茶道三段十八步的介绍

  茶源于中国,中国历史最久,因此,也最懂得情趣。茶道有着三段十八步,茶道三段十八步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三段十八步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茶道三段十八步的介绍

  第一步:丝竹和鸣

  准备茶具、挂画、点香、演奏音乐、等待嘉宾。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第二步:恭迎嘉宾

  打开煮水器、置杯就定位。学茶艺的目的在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泡茶要有顺序,动作要文雅。

  第三步:临泉松风

  水沸。陆羽《茶经》有水三沸之说。静坐炉边听水声,初沸如鱼目,水声淙淙似鸣泉,二沸、三沸声渐奔腾澎湃,如秋风萧飒扫过松林。

  第四步:孟臣温暖

  温壸。先温壸,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才不致冷热悬殊。明朝工艺大师惠孟臣制有孟臣壶,乃工夫茶四宝之一。

  第五步:精品鉴赏

  赏茶。评茶四步骤,首先在赏干茶。以好茶饷客,当请客人先观赏茶叶,油亮美观的茶叶,还未冲泡,已令人神往。

  第六步:佳茗入宫

  茶置壶中。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将茶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第七步:润泽香茗

  温润泡。先温润泡,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可使未来每泡茶汤,汤色维持同样的浓淡。

  第八步:荷塘飘香

  温润泡的茶水,倒入茶海中。茶海虽然小,有茶汤注入则茶香拂面,能涤昏昧,清精神,破烦恼。

  第九步:旋律高雅

  泡茶时两手的动线以向内画圈为原则,如音乐的旋律,画出高雅的弧线,表现有韵律的动感。

  第十步:沐淋瓯杯

  温杯。主人将茶海中的温润泡茶水,平均倒入闻香杯中,客人将自己闻香杯中的茶水用左手倒入品茗杯中,再以右手将品茗杯中的茶水倒入水方中。若深瓯是工夫茶四宝之一,即喝茶用的小杯。等待第一泡茶的时间,先闻香暖手。泡茶要注意动作的平衡,所以用左手操作闻香杯,右手操作品茗杯;左手操作煮水器,右手操作主泡器,以显示左、右手动作的平衡

  第十一步:茶熟香温

  斟茶。茶先斟入茶海中再分倒到客人杯中,可使每位客人杯中的茶汤浓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第十二步:茶海慈航

  分茶入杯。主人将茶海中的茶,平均斟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中。中国人说:「斟茶七分满,斟酒八分满,盛饭九分满。」主人斟茶时无富贵贫贱之分,每位客人皆斟七分满,斟的是同一把壶中泡出同浓淡的茶汤,如观音普渡,众生平等。

  第十三步:热汤过桥

  闻香杯之茶汤斟入品茗杯。

  第十四步:杯里观色

  观赏汤色。好茶的茶汤清澈明亮,从翠绿、蜜绿到金黄,令人观之赏心悦目。

  第十五步:幽谷芬芳

  闻香。高口的闻香杯底,如同开满百花的幽谷,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散发出不同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第十六步:听味品趣

  品茶,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用心体会茶的美。

  第十七步:品味再三

  茶艺的美包含了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即感官的享受和人文的满足。所以品茶时要专注,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的投入。一杯茶分三口以上慢慢地细品,饮尽杯中茶

  第十八步:和敬清寂

  静坐回味,品趣无穷。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之中仅有的一次,相聚品茶,是缘份,也是福份,以茶结缘,以福相托,清心、诚意,在和平、宁静的氛围中,进入无忧的禅境。

  茶之名品

  1.西湖龙井

  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2.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3.白毫银针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4.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很高的欣赏价值。

  5.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6.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7. 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人云:“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

  9. 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10.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在其它的“中国十大名茶”说法中,一般常见到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产于云南的“滇红” 湖北产“恩施玉露”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 等。

本文链接:https://www.miaodongku.com/zonghezhishi/xzl5ml.html

Copyright © 2024. 秒懂库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202358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