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库 > 综合知识 > 贝的由来
手机版

贝的由来

来源:秒懂库 阅读:5.55K 次

贝,早期甲骨文像水生甲壳动物的外形。造字本义:有石灰质硬壳的水生软体动物。这种软体水生动物的外壳因其美观、经久、难得,被古人视为珍奇,后发展为原始货币。晚期甲骨文突出了水生动物的两根触须。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晚期甲骨文字形。楷书依据草书字形,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保存的甲壳上的两道花纹。

贝的由来

贝:贝,汉语汉字,读作bèi,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即《说文解字》:贝,海介虫也。又指贝壳、贝形花纹等,也指古代用贝壳做的或贝形的货币。

本文链接:https://www.miaodongku.com/zonghezhishi/wwxnd5.html

Copyright © 2024. 秒懂库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202358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