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库 > 综合知识 > 怎么写人物通讯
手机版

怎么写人物通讯

来源:秒懂库 阅读:3.24W 次
1. 怎么写人物通讯

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载体尤其引人注目。

怎么写人物通讯

一、人物通讯的含义和类型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二、人物通讯的写作

(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u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u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u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u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2. 怎样写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具体而形象地报道各种人物的事迹、经历的一种新闻文体。

在20多年的专业新闻写作中,笔者对“人物通讯”比较偏爱。究其原因,那就是“人是万物之灵”,尤其是在变革的年代。

人,创造着历史;人,推动着历史。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光和热,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闪当点”;那么,如何写好人物通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注意发现先进人物 在茫茫人海中,要发现我们想写的先进人物,很多时候并不那么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像采矿那样到生活中去“挖掘”,像淘金那样到人群中去“筛选”。

笔者写了一篇通讯,题目是《李相根,你大胆地往前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和龙市某林场的三个小伙子乘车几百里来到延吉市,让笔者给他们牵线搭桥,也搞山野菜加工。

20多年来,笔者就是这样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注意发现典型,并满腔热情地讴歌他们。 二、要“爱”所写的先进人物 多年来,笔者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写谁都满腔热情地把感情投入进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缩短和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

笔者认为这是写好人物通讯的一个关键环节。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试想,如果一个记者的感情和采访对象格格不入,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人家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心里话掏给你呢?一个记者如果没有大量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又怎么能够把人物写活呢? 因此,多年来,笔者无论采写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老人或孩子,健康人或残疾人,都先和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把自己看成朋友。事实上也确实有不少采访对象后来真的成为朋友。

要和采访对象交朋友,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如果一个记者在采访时竟说“外行话”,对他们的生活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多,那结果恐怕就可想而知了。

还以《李相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篇通讯为例。第一次去采访,李相根没在家,接待笔者的是他的妻子,还有韩方代表和一位工作人员。

笔者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因为要写一篇人物通讯,侧面描写也相当重要。结果,收获确实不小。

象李相根当村长时,为了给村里办工厂,结果赔了十三万,除了贷款,连自己的血汗钱八千元也赔进去了。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妻子的“离婚通牒”等细节,就是他妻子在发牢骚时无意中讲的。

第二次去,笔者开了座谈会,有四五个人参加。笔者还带去了采访录音机,详细地记录了每一个人的发言。

那天,李相根也相当忙,电话几乎是一个接一个,来办事的人也络绎不绝。他一个劲儿地向笔者道歉,笔者不急不躁,一再说:“你先忙你的,不着急。”

这样,他的情绪也随之稳定下来,话也多了起来。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讲话,而且还担心搞个体和韩国合资,一旦出了名会不会产生副作用。

于是,笔者就耐心地给他讲党的农村政策,给他吃“定心丸”。因为前两年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有“出头椽子先烂”想法的人并非一个两个。

因此,笔者这篇通讯的题目可以说是“有感而发”。在通讯的结尾,满怀深情地写道:李相根——年轻的农民企业家,你就大胆地往前走吧!因为我们期望的是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能够涌现出更多的“李相根式”的农民企业家。

三、应突出先进人物的个性 在写人物时,尤其是先进人物,不能“千人一面”。因为人的感情世界是相当丰富的,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在采访时,要细细地观察,要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细节。 有的记者写人物喜欢走“捷径”,图省事。

一写“感动”,要么是“说不出话来”,要么是“热泪盈眶”。一写先进人物,一般少不了“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废寝忘食”这类成语。

笔者认为这样描写人物,可以说是“败笔”。 为了不冲淡人物的“个性描写”,我觉得篇幅较短的通讯,除非十分必要,否则人物的相貌、服饰可以不写或少用笔墨,用“白描”的手法更朴实、自然些,更有利于刻画人物的“个性”。

突出人物的个性,除了描写人物的行为,人物的心理以外,语言描写也相当重要。因为“言为心声”。

人物语言有其个性,同样不能千篇一律。人物的语言应该同人物的年龄、职业、性别、经历、脾气、所处的环境等相吻合。

从人物的语言中反映人物的神态、气质和情感,让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写的是张三、而不会误以为是李四。 在《李相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篇通讯里,笔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相根高中毕业后,就回村当了农民,那一年他十八岁。

面对着穷乡僻壤,小伙子默默地想: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我就不信甩不掉这顶穷帽子。 这就是李相根的个性。

他热爱自己的家乡,面对贫穷,有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拼搏精神,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他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

如果他没有这个思想基础,不会成为今天的农民企业家。他也许进城打工,离开生他养他的黑土地;也许整天捏着小酒壶,任凭命运去摆布。

但李相根就是李相根,他有他自己的“活法儿”,这是他的个性使然。 四、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在写先进人物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先进人物同领导的关系、同群众的关系。

3. 怎样写人物通讯

怎样写人物通讯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这需要我们很好地进行报道。而人物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载体,它以塑造人物为主要目的。因此说它是报道这些英雄的最好文体。那么,该怎样写人物通讯呢?愚以为,写人物通讯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

写作对象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体现时代精神,二是对人们有激励和鼓舞作用。也就是说,选择的采写对象如果与当下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不相吻合或相差甚远,则不能让广大受众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也就难以收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的社会效果。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集中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二是事迹可信度要高

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在人物通讯题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这类人物的写作具有代表性。长期以来,“为社会树立榜样”是这类题材写作的“经典性”法则,也是人物表现成功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然而,这一“榜样法则”在人物通讯的报道实践中带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它很容易导致新闻人物表现的真实性产生偏差,使报道的可信度下降,从而弱化甚至消解所期望的报道效果。带有普遍性特征的偏差在于:先验地以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预制一种理想榜样模式,然后用这种模式来“套”现实中的人物,相当程度上是以简单化的宣传价值取代审美价值,从而给人物通讯的写作带来失真的弊端。为此,我们只有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进行采访才能挖掘出真实、可感的“血肉”来。

三是故事情节要生动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这里虽然讲的是作诗的经验,但如果把它引用到新闻报道上也是十分妥贴的:这里的“言”可以指新闻报道的文体;“情”就是新闻人物的情感,或称作者诉诸文本而传达出来的情感;“人”就是受众。通讯往往特别强调事件对受众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情感诱惑力。

四是报道人情味要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彻在谈到新闻写作的艺术和人情味时说过:记者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念给听众听的。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的报道不清楚,无趣,写得不好,那么他们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就会转而选择其他的报道。为了吸引、取悦易变的受众者,记者开发出许多讲故事的方法、技巧和策略,这些方法能使报道生动、吸引人。为了确保报道被人们阅读,新闻记者必须以一种呈现个人亲历的戏剧性事件的手法进行报道。新闻记者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人们常用的词汇讲述故事。记者通过寻找到与事件有关的人,使新闻人格化和戏剧化。人情味是新闻的要素之一。就像一本小说那样,小说里到处都是人的故事,新闻故事也是通过人的故事传递信息。如果人物故事构思得巧妙,可以在叙述中转换话题,而读者很可能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中的人物牵着鼻子走。此外,高情感的场景描写,而不是低情感的事实堆砌,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闻故事所必需的。

五是要有典型的事例

任长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破案神速,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人民战士杨利伟驾驭“神舟”遨游宇宙,圆国人的太空梦;白衣天使叶欣,面对非典的肆虐,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始终战斗在抗击的第一线,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次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极多,有教师,有干部,有解放军,有武警战士和公安战士等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总是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只要你能走近你熟悉、喜欢的先进人物,或实地采访,或查阅收集资料,那么,人物通讯报道就一定能写成功。

4. 怎样写人物通讯和消息的

一、消息的写法 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

狭义的“新闻”通常指消息,是大众传播媒体上常见的一种文字体裁。(一)消息的特点 1、短小精练 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要想将消息写得短小精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善于抓问题和分析问题,写稿时主题一定要集中,材料要精选,结构要紧凑,语言要精确、简练。

写好后要精心修改,至少要阅读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做到精益求精。另外新闻要“一事一报”,这是使新闻短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事一报”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新闻报道一件事。 2、语言生动简洁 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人读。

如1998年3月30日《中国小记者报》以《人大代表议国事,小记者采访展风采》为题在一版上刊登了一组小记者采访人大代表的文章和照片,每一篇文章都写得短小精练,语言生动、感人,很受广大小读者的欢迎。 3、“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因此人们接触到一篇新闻稿时,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读报时主要是想了解当天或新近国内外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牵涉到什么人,结果又是怎样等等。如果不把这些主要内容开门见山地写在新闻的开头,就不大容易促使读者读完这篇新闻。

写消息往往是把事情的高潮或结果放在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地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资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它是消息写作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二)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大家知道,任何精彩的文章,都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头,消息当然也不例外。

消息的开头部分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内容,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新闻学上称之为“导语”。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

而有的短消息不分段,其导语便是开头的第一句话。有的消息开头部分的段落很简短,则导语可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是复合导语。

这时,它的第一段称为导语,第二段或第二段以后的导语段落,称为“次导语”或“准导语”。 有人认为写好导语,是写好新闻的一半。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导语的写作方法。1、叙述方式导语的写作 为了使导语精彩醒目,发挥引人入胜的作用,应该根据不同稿件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写法。

多数情况下,新闻导语采取的是叙述即陈述的方式,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归纳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叙述方式导语写法比较容易掌握,运用起来方便,所以,它就成为导语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了。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 写导语除了用叙述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描写的方式。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这种导语所描写的形象是客观事实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见闻式导语”。这种导语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的感受。

比起叙述的方式的导语来,描写式导语运用时受到的限制要多一些,运用范围不如叙述式导语那样广泛,所以,要想写好描写式导语,就得花一番功夫,要抓往最主要的新闻事实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描写要切合新闻写作的要求。会议新闻报道很少采用这种写法,在现场目击式报道中,导语里进行描写的情况比较为多见。

所以,要以简洁的描写唤起读者的现场实感。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 新闻报道以客观叙事为主,但也不排除在叙事过程中画龙点睛式的说理。

议论式导语往往采用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唤起读者的注意。议论式导语有三种形式: (1)评论式 评论式导语往往在导语中直接点评或评价新闻事实。

评论要少而精,最好是一句话。 (2)引语式 引用要人、权威或群众的话来开篇。

采用引语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所引的话,本身就是重要新闻;二是借他人之口,来评价、引带新闻事实。在使用引语式导语时应做到:所引的话应精彩、生动、富有新意,能牢牢抓住读者;所引的话要精练,要真实,符合原意,应和报道题目紧密相关。

(3)设问式 设问式导语是以设置疑问开头的导语,吸引读者的注意。 总之,写导语要注意简练,段落要短,导语不能长于四行,愈短愈有力量;导语要能点出文章的主题和思路;要讲求修辞。

千万记住,如果你的第一句话不能打动读者,也没必要写第二句话了。所以修辞极为重要;要灵活掌握导语,不断出新;写好导语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然而写进新闻稿件的却往往不光是事实,是新近变动的情况,同时也包括某些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

5. 人物通讯的作文怎样写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实例〉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 吴建平

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这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6. 什么是人物通讯

答: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

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2) 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

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

(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

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7. 人物通讯怎么才能写好

人物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它以宣传报道人物为主。要写好人物通讯,我认为在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素材的基础上,动笔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写出人物的经历

人物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人物通讯用一些笔墨写人物的经历,目的是通过追踪主人公的足迹,描述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来挖掘他丰富的感情世界,从而展示他多姿多彩的人生。

但人物通讯毕竟不是人物传记,这就要求写人物经历时必须尽量精练。围绕主题,注意选材,可以通过三言两语概括人物一生主要经历,通过若干片段来表现人物突出的几段经历,或者着重描写人物所经历的一个事件过程。

笔者曾写过一篇反映坦桑尼亚117公路施工的通讯《希望三部曲》,里面写到几个人物,在写项目副经理王海涛时,先用一段文字概述他参加工作后的主要经历,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企业中层干部,然后具体叙述了他在森林区寻找石料场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以表现他的顽强拼搏精神和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

二、写出人物的故事

报道先进人物,不能简单罗列事例、堆积业绩,应该通过生动的故事,通过典型事例和形象细节来支撑,只有这样文章才能有血有肉,人物形象有立体感。

今年夏天笔者在桥巩水电站采访时,无意中听到项目副经理崔德浩与监理工程师王金玲的恋爱故事,他们从相识、热恋到最终走到一起,过程充满情趣和故事,在年轻工程技术人员中有一定代表性。于是笔者采访他俩和周围同事,写出了人物通讯《情系桥巩》。笔者同事写的长篇通讯《与全运会同行》,通过端午节的粽子、“1+1”人才培养协议等典型事例,较好地反映出项目领导对年轻大学生的关心和培养。

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人物通讯时,十分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优秀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表现焦裕禄与病痛作斗争,用了这样一个细节:他经常用一根硬东西顶着时时作痛的肝部,将另一端顶在右边的椅子上,日子久了,椅子的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再看人物通讯《铁人王进喜》的细节描写:有一回,他帮助一个井队制服井喷,在井场上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回到大队时,浑身上下都沾满泥浆,两只鞋用绳子绑着,已经分不清鞋和脚了。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碗掉在地上,人却靠在墙边睡着了。”象这样生动细节的运用,使所写人物生色并赋予很强的现场感。

三、写出人物的特点

人物通讯这一特定体裁的报道对象是人。在我们企业由于人物的工作内容可能基本相同,有些通讯员来稿,没有根据主题需要剪裁素材,未能很好地把握人物的不同特点,稿子写得较浮浅甚至于千人一面。

其实人和人之间,不但性格而且人生际遇、内心世界、工作方式方法,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有着千差万别。今年5月公司组织的济南工地采风活动,出现了几篇质量不错的人物稿子。如《追梦女总工》,写出了小清河II标项目总工高娟爱钻研、较真儿、不服输的性格特点;《老练小陈》写出了洪园节制闸项目副经理兼总工陈霖为人谦和、执着稳重的性格特点。《成长是一个美丽的传奇》描写了一群近年来到工地的大学生,他们有的阳光,有的沉稳,有的泼辣果敢,但他们也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工作踏实,责任感强,对企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好的人物通讯,既要写出先进人物共性的一面,也要写出不同人物在性格、情感、经历以及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10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人物通讯《张国忠的人生“三奇”》,讲述的是山东茌平县小杨屯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忠的传奇人生。从1949年起连续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60年,创下新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村支书纪录。他有“三奇”:一奇是把“要饭村”带成首富村;二奇是60年来每逢换届全票当选;三奇是不识几个字却是“理论通”。

四、融进作者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必须融进作者的感情,只有融进了作者感情的通讯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原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妮说过:“那些没有溶进记者感情的稿子,只能算是一篇人物谈话的记录整理,只有把人物的事迹溶进记者的血液里,从记者的血管里流出来,那才算得上是好作品。”

著名记者穆青在谈人物通讯写作时说:“要使读者动感情,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如果记者不感动,那就不可能感染读者。”当年穆青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是流着泪采访流着泪写作的。

8. 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具体而形象地报道各种人物的事迹、经历的一种新闻文体。

写人物的常用手法: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5. 通过事实塑造人物。具体要求:1.要抓吸引人的故事——抓住故事使人物丰满人物通讯如何做到故事化呢?首先,要正确选取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故事情节;其次,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叙述;最后,要设法增强故事或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悬念、吸引力。

当然,人物通讯故事化有一条底线,就是人物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艺术化,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人物通讯就变成小说了。2.打动人的细节——细节使人物更鲜活3.个性化的语言——语言使人物更生动在具体写作中,人物语言要合乎所写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等,要逼真,要口语化;还要合乎人物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心情和特定的说话对象,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贴切自然,生动传神。

إ 最后,注意采写人物的忌讳。1.忌主题分散,面面俱到。

2.忌记者跳出采访发表评说。3.忌虚构故事,滥用形容词,影响人物表述的客观性。

本文链接:https://www.miaodongku.com/zonghezhishi/n24k9z.html

Copyright © 2024. 秒懂库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202358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