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秒懂库 > 综合知识 > 安徽茶叶历史
手机版

安徽茶叶历史

来源:秒懂库 阅读:2.94W 次

安徽茶叶历史

安徽地区的茶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商周时期,当时的茶叶比较原始,以草本植物为主。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不断的改良,安徽茶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被称为“御茶”,是当时贡献给皇室的特产。宋代时期,皖南茶区的绿茶渐渐走红,成为江南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安徽茶叶的品种和质量进一步提升,茉莉花茶和六安瓜片成为国内著名的特色茶种。

20世纪初,安徽茶叶的销售状况比较良好,茶叶的出口量居全国之首。但是随着咖啡、可乐等饮料的流行以及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剧,安徽茶业逐渐落后,茶农的收入也逐渐减少。近年来,安徽茶业正在寻求复兴,通过创新和改良已有的茶叶品种,以及推广新的茶叶种植技术,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知名度,以重振安徽茶叶的辉煌历史。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有超过20个省份100多个地区都在种植生产茶叶,而在这其中安徽是产茶的大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安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有哪些吧。

安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我国十大名茶中其中有四种就产自安徽,分别是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和黄山毛峰。

早在20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就已经开始种植茶叶,但是直到明朝的中叶之前,都没有什么知名的茶叶出现,一直是出于有产量却没有名气的状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百年的时间,根据陆羽茶经当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徽州80%的地区都在种植茶叶。

到了宋朝的时候,安徽种植茶叶的面积又进一步的扩大了,全国13个,卖茶叶的地区中,安徽就占了5个,但安徽的茶叶品种依然不多。

这种情况直到明朝以后才开始改变,明朝中期的时候,徽州的松罗茶开始崛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就是这一步才奠定了现在安徽茶叶茶文化的地位。松罗茶开创了安徽的茶叶。

无论是安徽的茶叶还是安徽茶文化都是经过了悠久的历史才有了现如今,如果有喜欢喝茶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安徽的四大名茶,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的。

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红茶的历史 你知道祁门红茶的起源吗?

  据历史记载,清朝光绪以前,祁门生产绿茶,品质好,制法似六安绿茶,称为“安绿”。公元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1876年,余从至德来到祁门,并在西路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生产收购。继而在南路贵溪一带,也有人试制红茶成功。当时上海“同合荣”茶栈也在祁门贷出资金。由于茶价高、销路好,人们纷纷相应改制,逐渐形成了“祁门红茶”。对祁红的创制与发展,祁门胡元龙亦是有贡献的。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舆于。而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儒)。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茶销场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奖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

  由于祁门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并逐年提高制茶技艺,其内质香气独树一帜,竟与当时国内著名的“闽红”、“宁红”齐名。“祁红”产区逐渐扩大,除原来祁门、至德县外、毗邻的.贵池、浮梁县也相继改制红茶,产量逐年增大,至1911年前后,生产购销量旺时产达6万担以上。后因国内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破环与影响,我国红茶生产开始衰落,但“祁红”一直保持较好的产销形势。1939年,祁门县最高年产达4.9万担,占当时全国红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至1949年,下降为9618担,1956年发展至3.3万担,1983年仅出口即达5.7万担。

   好山好水出好茶

  祁门地处安徽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祁门的光热特点

  茶树是一种喜温耐阴的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热条件。祁门属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3.2℃。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达到4897.1℃。而且,祁门的光照适度,年日照总时数1908.8小时,无霜期24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光照和热量,有助于茶叶中的品质成分和芳香类化合物的有效积累。

   历史文化

  祁红同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瓦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最初它们是英国贵族的饮品,被国际时尚评为“高档茶”,后来在社会大为流行,却因历史原因经历了数次起起落落。

  祁门县原产绿茶,18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殖民地茶叶生产的兴起,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受阻,为了开拓销路,当地借鉴宁红的制作工艺,改绿制红,祁红创制成功。

  1915年,祁门红茶参加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一举获得金奖,名动天下。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祁红产销受到冲击,口岸也逐步由武汉转至大都会上海。上海逐步成为了长达二十年的祁红外销的中转站,茶号、洋行、茶栈林立,向各国输出祁红。后又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影响再受冲击。直至建国,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大批茶界大师级人物如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等为祁红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祁红复兴之路在波折中蒸蒸日上。

  茶文化,是饮茶和制茶的文化。而制茶文化,祁门绝对占有重要地位。“沃土化育灵草香”,用这一句来形容土壤环境条件因素对祁门红茶品质形成的的影响最恰当不过,土壤为万物之母,正是在祁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独冠天下的祁门红茶。

;

铜陵历史名茶是什么

铜陵历史名茶是铜陵野雀舌茶。

铜陵野雀舌茶简称野雀舌,为历史名茶,茶叶闻名省内,享淮全国。属绿茶类。乾隆饮后誉为“江南佳茗”。

野雀舌在明未至清未年间就有生产,1922年(十一)记载:(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表)野雀舌,产铜官山和东乡、西乡等山区。制茶方法:以生叶用火烘焙,茶叶质量:质浓而味清香,惟所产甚少,年产百担,每担百元,销售芜湖顺安。但以后野雀舌工艺失传。

具有清心、明目、降压、消炎、解毒、帮助消化等功能。常饮此茶,清香淡雅,沁人肺腑,回味悠长。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品得好茶之后,因在家而忘家。

安徽产什么茶 安徽茶叶的简介

1、安徽有十大名茶。安徽十大名茶指的是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泾县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

2、黄山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徽茶,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3、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4、太平猴魁。中国极品名茶,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黄山区新明乡,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特称“猴魁”。外形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叶面色泽仓绿匀润,叶背浅绿, 叶脉绿中藏红;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悬在明澈嫩绿的茶计之中, 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杯中对你伸头缩尾,有刀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其滋味鲜绿醇甘甜,香气高爽持久,汤色清绿明净,有爽口.润喉.明目.提神之效。

安徽名茶是什么茶叶

安徽名茶是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其中桃花峰、云谷寺、慈光阁、钓桥庵、岗村、充川等。

黄山,除了具备一般茶区的气候湿润、土壤松软、排水通畅等自然条件外,还兼有山高谷深,溪多泉清湿度大,岩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葱茏水土好等自身特点。在这样的自然条件里,很适合茶树生长,因而叶肥汁多,经久耐泡。加上黄山遍生兰花,采茶之际,正值山花烂漫,花香的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安徽的茶文化,你知多少?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且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茶的品种也非常多样化。安徽也是个产茶的地方,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竹铺大方、绿牡丹等都是饮誉中外的出口产品。茶文化自然也成为安徽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就来品一品安徽的茶文化吧。

安徽黄山为茶叶之乡,出品之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誉海内外,黄山人生在这好山好水之间,自然怡情山水,有了这传世的茶道。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茶道”一词可简单地解释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茶道,普遍认为它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实茶道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由日本的留学生从中国传人日本,就连茶道一词最早也见于唐代的《封氏见闻记》一书。南宋时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为“茶祖”的禅师荣西,曾二度来到中国学佛,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和种茶技术,后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广到民间,成为颇具特色的日本传统饮茶习俗。

徽州人一年中,饮茶不断,铁观音包装,但比较集中成习的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毕,一杯香茶,细品满饮,清新的空气与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饮”之说。所以朝茶讲究细品。午饭之后,浓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与朝茶不同,他讲究的是浓。夜幕降临,一杯香茗饮庭院,一天劳作的疲倦顿消,代之逍遥与惬意;冬夜,热茶伴火炉,融融暖意弥心间,秋茶,夜茶讲究的是舒适、随兴。

黄山人沏茶,很讲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茶具也用锡壶胆,茶叶放胆中,胆放壶内,但上有细孔,汁出叶不出,便于饮喝。 古徽州奉行朱熹《家礼》,礼仪甚严,作为待人的茶礼就更讲究,俗话说“看人上茶分三等”,其意就在此。

客到,主人第一礼便是上茶。贵客来,或遇喜庆,讲究吃“三茶”,即枣栗茶(吃蜜枣煮板栗下茶),鸡蛋茶(吃五香鸡蛋下茶)、清茶。大年初一全家人要吃三茶;正月来客拜年要吃三茶;婚礼、新女婿来了要吃三茶。 黄山人的茶礼,还逐渐形成系统的礼规,俗称“茶道”。他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追求汤 清、气清、心清,和境雅、器雅、人雅。

茶道的主要程序

1、静气(排除杂念)

2、烹汤(一般用瓦器、锡壶)。

3、焚香(敬茶神陆羽)。

4、涤器(用白瓷茶盏,洗净擦干)。

5、烫盏。

6、赏茶(察茶色、观茶形、闻茶香)。

7、投察(3——5克为宜)。

8、洗茶(用刚冒泡的初沸水少许浸润茶叶,后将汤汁弃去)。

9、注汤。

10、敬茶。

11、闻香。

12、观色。

13、品位。

14、上食(奉上豆干丝、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

安徽十大名茶

安徽十大名茶分别是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泾县特尖、雍溪霍青、桐城小花。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鱼叶。

六安瓜片简称瓜片、片茶,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在唐代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在明代被称为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黄山毛峰生长环境

黄山毛峰生长在北纬30°08的位置,该区地质地貌、物种矿藏、水文气候等多样复杂,地球上神秘现象也比较集中。位于带和温带的过度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茂盛。

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的名茶是什么茶

黄山的特色名茶有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霍山黄芽。

1、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

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2、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

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

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鱼叶(俗称黄金片)。

4、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

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5、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安徽省霍山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霍山黄芽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

2006年12月,霍山黄芽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安徽有哪些名茶

  安徽的特色名茶有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霍山黄芽!

1、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是安徽黄山的特色名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创始于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祁门产区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自然花境,土层深厚,降水充沛,常年云雾缭绕,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所产出的祁门红茶泡出来汤色鲜红透亮,喝起来滋味醇厚,让人回味无穷。祁门红茶还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各种微量元素等丰富营养,还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养胃等功效,是茶中的极品,更有着“红茶皇后”的称号。

2、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安徽六安的特色产品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明朝被称为极品茶,在清朝被列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一般在谷雨钱开采,经过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六安瓜片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不管是自己饮用还是赠送亲友,都是绝佳的上品。

3、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安徽黄山的特色名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黄山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壤松软,气候湿润,降水充沛,非常是和茶树的是生长,所产出的黄山毛峰汤色清澈,绿中泛黄,饮用起来滋味甘醇,香气如兰,回味悠长,还含有茶多酚,维生素C,叶酸等丰富营养,还有放辐射,延缓衰老,抑制动脉硬化的功效,在1955年的时候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4、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安徽省黄山市太平的特色传统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在清朝光绪中后期尤为兴盛。黄山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气候良好,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所产出的太平猴魁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回甘,饮后回味无穷。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

5、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是安徽六安霍山县的特色产品之一,霍山黄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西汉时期,霍山县就已有开始种植茶树了,在明代,霍山雪芽更被列为朝廷贡品。霍山县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降水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霍山黄芽选在在清明前后采摘,然后经过传统的制茶工艺制作而成,所指出的霍山黄芽色泽黄绿,汤色透亮,滋味浓厚鲜醇,饮后回甘,2006年,霍山黄芽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安徽有哪些名茶详细资料?

黄山毛峰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是绿茶中的又一珍品。它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黄山毛峰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400多年前,黄山所产茶叶就已经非常著名了。

黄山毛峰的品质分为特级和一、二、,以特级为代表,以下则是歙县烘青。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天然的香气。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祁红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在红遍全球的红茶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赞,奉为茶之佼佼者。

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1915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

安徽祁门一带是古老茶区,唐代就盛产茶,当时祁门一带皆出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似,到清代光绪元年,有一名叫余干臣的黟县人,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因见红茶畅销利厚,便先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江制法,试制红茶成功,另一种说法,认为祁门改制红茶是从胡元龙开始的,胡元龙为祁门南乡贵溪人,因见当时绿茶销路不景气,红茶畅销,于1976年开设日顺茶厂,仿制红茶成功。

祁红主要运销英国,在伦敦茶叶市场, 祁红被誉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们争相竞购,传扬“中国的祁门香来了!”。

祁红向以高香著称,具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果香, 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

身世显赫如祁门红茶也有短暂沉寂的一段时候,直到它被一个著名品牌请出山来成为瓶装茶饮料后,人们才关注到它已经回归的话题。

自1875年问世以来,它曾经三次荣膺国际金质大奖,也曾经是英伦皇室贵胄们下午茶桌上最时髦的饮品。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把它从安徽的山区带上了世界的舞台,却受口福之累,拜倒在它泛着的奇妙花果香里,进而呼它为“茶中英豪”、“群芳最”,就连独特高香也有一个专用名词—“祁门香”。

“祁门香”是经自然发酵的过程散发出来,花香多如幽兰,果香则接近桂圆,配合醇滑的口感,竟有“妙处更与何人说”的感慨。不过,据说最好的祁门红茶倒不在安徽境内,而是属于祁门茶区的江西“浮梁工夫红茶”。

六安瓜片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六安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之赞语。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誉。 六安瓜片根据品质共分为名片与一、二、共四个等级。起成品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六安瓜片宜用开水沏泡,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冲泡后茶叶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叶底绿嫩明亮,气味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六安瓜片还十分耐冲泡,其中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为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因起其外形如瓜子状,又呈片状,故名六安瓜片。它最先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所以又名齐云瓜片。 六安瓜片的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约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间。六安瓜片工艺独特,长期流行手工生产的传统采制方法,生产技术和品质风味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这种独特的采制工艺,形成了六安瓜片的独特风格。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摘,标准为多采一芽二叶,可略带少许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摘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随摘随炒。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制或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叶片炒开。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烘叶量仅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储存。 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太平猴魁

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畔猴坑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太平县产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清末,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在凤凰尖茶园,选肥壮幼嫩芽叶,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现称“魁尖”。因猴坑所出魁尖品质超群,特冠以猴坑地名,称“猴魁”。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一等金质奖。

太平猴魁鲜叶采摘讲究。谷雨前后,20%芽梢长至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立夏停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采回的鲜叶需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猴魁的原料。尖头要求芽尖与叶尖等长,以保证成茶形成“二叶抱一芽”之外形。拣尖时剔除的芽叶、单片,均制成“魁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花香高爽,滋味甘醇,香味有独特“猴韵”。汤色清绿明净。正所谓“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太平猴魁产地仅限猴坑一带,产量少。其它地区所产统称魁尖,制法与猴魁基本相同,外形亦相似,几可乱真。品质风格则泾渭分明,不堪一比。次于猴魁者,为泾县所出之提魁,再次则称特尖。

屯绿

屯绿,属眉茶,有珍眉、凤眉、特贡、贡熙等品名,因历史上集中在安徽屯溪加工输出,故名。是我国外贸出口绿茶之极品名茶。主要产于安徽休宁、歙县、祁门、屯溪等地。屯绿栽培生产于盛唐时期,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1851-1864年创制眉茶出口欧洲。1950年后,生产由手工操作转为机械化。

产区多位于黄山之麓、新安江畔,自然环境极适于茶树生长。采摘的鲜叶先制成毛茶,再经复杂工序制成特珍、珍眉、凤眉、特贡、雨茶等花色。50年代后,简化了繁琐的名目,统一规格,精制后分为珍眉、贡熙和雨茶。

屯绿成品茶条索紧结,匀整壮实,色泽绿润,香气蕴涵花香或熟板栗香;汤色嫩黄清明,滋味浓厚甘醇,先稍带苦味,然后回甘。

老竹大方

老竹大方产于安徽歙县东北部皖浙交界之昱岭关附近,集中产区为老竹铺、三阳坑、金川,以老竹岭与福泉山所产之“顶谷大方”为最佳。大方茶相传为明代僧方始创于歙县老竹岭,故名。清朝时为贡茶。顶谷大方曾中断,近年方恢复生产。

顶谷大方于谷雨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一般大方于谷雨至立夏采摘,以一芽二、三叶为主。

成品之顶谷大方,外形扁平匀齐,挺秀光滑,翠绿微黄,色泽稍暗,满批金毫而隐伏不露;汤色清澈略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芽叶肥壮。普通大方则色泽深绿,似铸铁,形如竹叶,故又称“铁色大方”及“竹叶大方”。

大方茶因吸香性好,窨制成花茶后,颇有特色,称之为“花大方”。

霍山黄芽

属黄茶,产于安徽霍山县。因用细嫩芽叶经闷黄工序制成,故称。霍山产茶见于陆羽《茶经》,黄芽为唐代近二十种名茶之一。清朝霍山黄芽为贡茶,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然而历代演变,竟致失传,霍山黄芽仅闻其名,未见其茶。现时的霍山黄芽于1971年创制并恢复生产。

霍山处大别山腹地。霍山黄芽现产于佛子岭水库上游,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坞、金头山,上和街的金竹坪,姚家阪的乌米尖所产最佳,俗称“三金一乌”。产区位于深山,泉多溪长,三条河流蜿蜒其中,山高林密。生态环境优越。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因山地高寒,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3-5天,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采回鲜叶需薄摊以散失表面水分。

成品茶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带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黄亮。

敬亭绿雪

产于安徽宣城近郊名胜敬亭山。始创于明代,以其芽叶色绿、白毫似雪而得名。明清时期为贡茶,可称绿茶之珍品,名满江南。30年代末期,敬亭绿雪采制工艺失传。1972开始研制,历时6年方成功,1978年恢复生产。

敬亭山属黄山余脉,风景幽雅秀丽,李白、谢眺为之以诗文赞咏,可谓名山名茶,相得益彰。茶园位于山峰之间的阴山上,尤以一峰庵一带石缝所产之茶品质最佳。

敬亭绿雪于清明至谷雨采摘,采摘期15日,早采嫩摘。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大小匀齐,芽齐叶尖,形似雀舌。当天鲜叶当天制作。

成品茶形似雀舌,挺直饱润,色泽翠绿,身披

岳西翠兰

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雾茶。新创名茶。产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境内的主薄、头陀、来榜区。该地原属陆羽《茶经》所载盛产茶叶的寿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周围树木葱笼,百花溢香,云雾弥漫。“岳西翠兰”是在地方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制作技术基础上创制的。谷雨前后选采一芽二叶,用竹帚翻炒杀青,继而手工造形,后经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优美,芽叶相连,自然舒展,酷似小兰花;其汤翠绿明亮,香气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安徽什么茶安徽的茶有哪些

1、安徽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泾县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等十大名茶。安徽茶叶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制茶技术完整,禅茶品质优良,安徽名茶绿茶居多,少有黄茶,红茶。

2、黄山毛峰

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原料采摘在每年清明谷雨时节,选取黄山高峰嫩芽采摘,手工炒制。成品茶茶叶微卷,颜色翠绿带有淡淡,冲泡后的茶汤泛有碧色,茶汤入口甘醇,茶香扑鼻。

3、祁门红茶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料采摘以一芽二叶为主,分多批次采摘,采摘季节在春夏秋季,春茶夏茶较多,尽量不采秋茶。祁门红茶为红茶中的极品,极富盛名,有“红茶皇后”之美称。

4、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绿茶特种茶类,选取无芽无梗的单片叶为制作原料,用原始工具,人工翻炒制成,成品茶形状像瓜子片,茶叶色泽碧绿,汤色呈现透亮的绿色,是一款消暑解渴的饮品。

本文链接:https://www.miaodongku.com/zonghezhishi/l6mr0v.html

Copyright © 2024. 秒懂库 All right reserved. 黑ICP备20202358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